宁远花灯戏
2017-10-25
来源:未知
点击数:  2305        作者:未知
  • 宁远花灯戏 

        据《宁远县志》记载,花灯戏是明末由衡阳传入宁远,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宁远花灯戏。

        花灯戏与昆曲、湘剧、花鼓戏、祁剧并列为湘南五个剧种。花灯戏初为唱民歌,最后演变成为唱做结合载歌载舞的戏曲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从一种草根娱乐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

    花灯戏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非常盛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宁远尚有花灯剧团22个,县里每年都要进行花灯戏汇演。

        宁远花灯戏的剧目十分丰富,有对子调,有喜剧,有闹剧、正剧、悲剧,也有连台本戏。到目前为止,花灯戏传统剧目约有130多个,其中大戏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剧目40余个。此外,还有对子调节目40个。

    这些剧目大都是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当时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的农村,花灯戏一统乡村戏台。多年来,老百姓一代又一代靠它满足自己匮乏的文化生活。

    花灯戏的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有民歌的特点。它的唱法也比较独特,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动作的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
      宁远花灯戏的表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非常灵活写意地演绎着宁远人的生活。

        花灯戏注重歌舞,注重口、眼、身、手、步等程式的综合运用,舞蹈时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如手帕、扇子等舞出种种姿势。

    主要特征:

        1、宁远花灯戏唱词多为百姓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流中的口头创作,质朴、自然、纯洁,社会生活气息浓厚,是真正的乡村自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长期传承的活力。

        2、宁远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具有南方委婉、细腻、抒情的特点,生动地展示社会生活的状况,雅俗共赏,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和谐。

        3、花灯戏的表演艺术,吸取了各类民间舞蹈,武术以及说书、说唱艺术的特长,讲究载歌载舞,表演形式多样化,可以从各个角度反映各阶层各行业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状况,他们所乐所喜之事,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重要价值:

        1、花灯戏承载着宁远地区从明代至今多方面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对于促进地方音乐舞蹈艺术及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2、花灯戏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宁远独特的人文风采。

        3、花灯戏是宁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抢救、保护花灯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是随着生活的变迁,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花灯戏曲也同其他戏曲一样,渐渐偃旗息鼓。传统的花灯戏和音乐都是以老艺人口传身授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至今,没有正规的文字和音符记载。在老一辈艺人为数不多,年青人无暇传承的情况下,正剧、连台本戏已基本上失传了。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2011年,宁远县文化部门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县教育局退休干部黄国亮对花灯戏的剧目和曲子进行了搜集整理,出版了《宁远花灯戏》一书,然而花灯戏的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整理:姜国平)


    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后代还知不知道宁远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欢迎围观阿荣导演创作室出品的微电影《路在前方》!


    宁远花灯戏,被列入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路在前方》
    顾问:唐太培监制:周秋云摄影:彭小葵航拍:谢俊松
    宁远文化战线微电影《路在前方》,为你讲述文化工作者为宁远传统文化所付出的艰辛。一辈子难讲几句普通话的他们,豁出去了……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九疑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宁远县商均东路★☆ 电话(TEL)0746-7323102  湘ICP备10003600号


手机WAP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