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文化初探
2017-10-27
来源:未知
点击数:  20442        作者:李德勋
  •     所谓舜文化,就是我国上古社会舜帝时期,产生的人们社会生活思想道德的行为规范,它是我国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一生中身体力行去推行、去创造的文化,根据历史文化以创造者命名的方法,故称为舜文化。舜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发轫之功。是道德文化之源。笔者仅就舜文化作一初探,以期抛砖引玉,见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同仁。

        一、舜文化的产生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当时的历史环境。舜文化的产生也一样。舜所生活的社会,是人类由靠采集和渔猎为生,进入原始农耕时期的社会。这个时期,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部落联盟的政治体制已历时近千年。生产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受农耕之益,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作为个体的人,已经走出了以氏族公社为社会单位的小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的大社会。因而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个人与社会成员之间,个人与所从事的职业以及部落联盟的部落氏族之间,都需要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需要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准则,才能稳定社会,维护联盟的团结。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生中身体力行创造并推行了这些行为准则,作为人的社会生活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被称为人的“道德”。它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尚书》、《史记》明确汜载:“德自舜明”、”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可见舜帝是我国道德文化的创始人。这就是舜文化产生的大的历史背景,要深刻了解舜文化,还得了解舜帝其人其事。

        舜,亦称虞舜,有虞氏,姚姓,名重华。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一位领袖,《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的“五帝”之一。在“五帝”中以“德”著称。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娶后母生弟弟象,父亲及后母和弟弟不讲人伦,屡次想杀害舜,均被舜巧妙脱逃。面对父亲、后母及弟弟的不仁不义,舜始终以人子之礼孝事父母,友爱弟弟,维护家庭的亲睦。二十岁在社会上就以孝悌而广有德声,被四方的部落推为尧帝的继承人。尧帝以二女下嫁舜,以九男与其相处,观察舜治家与社会上的处事为人方法,发现其确有以德感人、弃恶向善的美德,便把帝位禅让给了舜。由于舜处处以身作刚、善于用人,不仅治理好了多年的水患,而且使农、工、商和音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社会现象,被后人称为“舜日尧天”。舜帝晚年,将治水有功的禹举为继承人后,仍以关心下民为己任,在南巡百越、体察民情途中,“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舜文化是舜帝身体力行创造的,是舜帝平生实践的结晶。

        舜作为人子和兄长,尽管受到父亲、后母及弟弟的屡次陷害,仍然对父母报之以晚辈的孝敬,恪尽兄长对弟弟的友爱,用以德报怨的行动去感化他们,维护家庭的团结。在社会生活中,在处理与其他社会成员关系时,舜亦是身体力行去示范、去推行一种社会公德。如舜耕于历山,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雷泽的人也学他把丰盛的渔场争相让给他人。可以说这就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把方便让给别人”的“乐于助人”精神的初始。在职业道德上,舜亦是以身作则,带动河滨制陶的工匠和在寿丘生产用具的工匠恪守职业道德,精心制作,在负夏经商亦是以诚相待,不以获利为目的。在治理联盟上,舜帝靠的不是发号放令,而是身体力行地率先示范。后人称其为“无为而治”。所以说,舜帝一生的社会行为,就是舜文化的实践,是道德文化最初始的创造。

        二、舜文化的内涵
        对于舜文化的内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仅限于“伦理道德”。通过对史料的认真研究,笔者认为它是道德文化的集合,舜文化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伦理道德。舜二十而以孝闻,被四岳荐于尧帝。这是舜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根源。舜在多次遭到父母及弟弟象的加害后,仍然一如既往孝亲悌弟。他深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执政后,命契作司徒,“敬敷五教”,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教育,创造家庭和睦的生活,稳定社会。这一家庭伦理道德标准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2)社会道德。舜在社会道德方面,力行“乐于助人”、“邻里和睦”、“恭谦礼让”。他“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舜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把方便让给别人,影响了周围的群众;提倡邻里和睦,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大家都愿与他相处,都愿与他为邻而居。出现了舜“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情况。
        (3)职业道德。舜一生中,从事过多种职业,除从事农耕、渔猎以外,还从事过手工业生产,经过商。“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陶工们受他的影响,把陶器作得精美又耐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则是以诚、信对待商品生产和经营,不使假,更不欺行霸市。
        (4)政治道德。舜在继位执政后,在治理国家方面,讲究施政道德。他举贤任能,用人唯德唯才,“举八恺、用八元”,“流四凶族”,表明他“善恶分明”。最后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政治道德,选定带领民众治水的“禹”为继位人。在政治生涯中,舜立“诽谤之木”,“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对南方三苗民族问题上,“舞干戚于三苗”,以道德和高尚的音乐艺术去感化、教化三苗民族“弃恶从善”,维护民族团结。出现了“九族亲睦”、“合和万帮”的政治清明、团结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的局面。

        三、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光辉的民族传统文化。国际上一些学者在研究世界文化时发现,“四大文明古国”大多出现了文化断层,唯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传承不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道德文化起着连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作用。这充分体现了道德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而舜文化正是道德文化的集中体现。
        舜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当时正处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奴隶制社会尚未形成,受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局限,是具有原始共产主义思想的、朴实的道德文化,也是中国道德文化之源。是国际社会所称颂的。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道德文化,人称孔孟之道,实际上是舜道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孔子及诸子百家的著述中,论及道德,很多都是以舜帝的行为为论据的。这充分证明了舜文化是道德文化之源。但舜文化与传统道德文化也具有明显区别。舜文化受产生时代的影响,具有原始共产主义的朴实精神.而传统道德文化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为了使其适应他们对人民统治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增删,增加了不少封建的教义,有的甚至是通过武力来加以实施的。例如把舜文化的“五常”变成了“三纲五常”,使本来相敬相亲的家庭伦理,蜕变成了在社会生活中歧视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在“孝顺”父母上,加上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思想。源清流浊,传统道德文化与舜文化已有了很大的区别,大相径庭。

        四、舜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一)、舜文化的历史功绩
        (1)舜文化为中国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在研究东西方国家的形成时发现,东西方国家的形成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的形成是在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民间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铁器时代,而中国却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国家。马克思把这种古代东方国家的形成称为“早熟的文明儿童”。①中国国家形成为何脱离了“物质文明”而早熟?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精神文明”而使然。这个精神文明就是舜文化的产生和施行。
        舜禅位于禹以后,由于舜文化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推行,人的社会行为都在道德行为的规范内有序地进行,部落之间承认共同的部落联盟首领,在首领的治理下,没有互相的争斗厮杀,只有社会生产的不同分工和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人们的社会心理状态和社会分工,逐渐从氏族部落的小社会游离出来,进入部落联盟的大社会,国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禹的后代启,利用人们的这一社会心理和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制变为家庭内的世袭制,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在中国诞生了。因此,笔者认为舜文化为中国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促使中国这个“早熟的文明儿童”诞生的主要原因。
        (2)舜文化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着精神凝聚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称为华夏民族,炎黄子孙。但当代有些学者认为“华夏”、“炎黄”只包括汉族及一部分少数民族,有些少数民族就不承认自己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这是一种长期受大汉族主义思想影响产生的偏见,事实上,华夏民族本来就是由多支不同民族的部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是其总称。舜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得到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四千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权无论如何更迭,也无论统治者是什么民族,都把舜视为—一脉承传的始祖,通过对舜的祭祀、舜帝道德思想的追思,使舜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舜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精神生活的主流,对我国多民族起着精神情感凝聚作用,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舜文化的现实意义
        (1)舜文化是凝聚海内外同胞民族情感,实现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对当代社会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作用。二十世纪初,旅居海外的同胞,出于对舜文化的认同与对舜帝的尊崇,纷纷成立舜裔宗亲会,联络同胞情谊,弘扬舜文化精神,关心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一个世纪以来,已经召开了十三届舜裔宗亲国际联谊会,特别是第十二届国际舜裔宗亲会召开于香港回归后,以“大中华经济发展”为主题,来自世界四大洲4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舜裔代表,相聚在香港会展中心,关注着祖国的统一与经济发展,显示了舜文化具有凝聚民族情感的巨大感召力。
        (2)舜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传承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阶段。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小出现的“物质丰富、精神危机”值得我们注意。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家庭危机、思想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而新加坡、日本、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却能以发源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解决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导致的家庭、人际关系及道德方面的危机,令西方国家感到惊奇。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沦丧等种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不少社会学家认为就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视伦理道德标准的重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道德。”舜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文化,是与这一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因此,开展对舜文化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是具有积极重要意义的。为此,我们应加强对舜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使舜文化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注释:
        ①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文,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本文发表于《湖南社会科学》,作者曾任宁远县人民政府县长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九疑文化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宁远县商均东路★☆ 电话(TEL)0746-7323102  湘ICP备10003600号


手机WAP网站